上文提到,梁家仁在电视剧领域蹉跎了数年,差不多从1982年到了1990年,八年之后终于返身回到了电影界。

  此时,一个“14K”的大佬“鸠Dee”黄展亿,找到了他,想让他来主创一个自己投资的项目。编剧+导演,都归他。

  早在1984年,梁家仁就自编自导自演过一部《无名火》,主演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刘松仁、夏文汐、陈惠敏等。影片讲述了一位工程师因意外卷入一宗仇杀事件最后决定复仇反击的故事。尽管其情节设定有一些瑕疵,但好在节奏明快、场面火爆、叙事手法也并不生涩,更有一股“怒火”贯穿其中,最终票收232万,算不上成功,但初执导筒的梁家仁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已经是十分难得。

  熟悉港片的观众,都知道这陈惠敏是一个猛人。他自幼学武,学过“谭家三展拳”、美国拳击和空手道等,一身真功夫,可以实战的那种。16岁时,初中毕业后便终止学业,去投考了警察,最终得到其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狱警,编号403。17岁时,加入香港黑社会组织“14K”。

  猪明虽然是个身陷囹圄的罪犯,但在江湖上的地位却无人能及。猪明与陈惠敏的结识,最初是因为两人都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猪明年轻时也曾是武术好手,而陈惠敏自小习武,身手敏捷。

  两人偶然间聊起了武术,从拳法的门派到招式的运用,很快便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觉。猪明看陈惠敏年纪轻轻,却颇有胆识,做事讲究规矩,心中也对他颇为欣赏。而陈惠敏则对猪明的江湖经验和为人风范有了更多的了解。

  渐渐地,两人从简单的谈话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类似忘年之交的关系。猪明后来出狱后,主动将陈惠敏收为了义子。

  所以,在陈惠敏当狱警的时候,他同时还是黑帮“14K”的成员。担任警察的时候,他曾以警察代表的身份去打拳击比赛。1972年,陈惠敏代表香港参加东南亚拳赛获得冠军,有“拳有陈惠敏腿有李小龙”之称 。1983年,37岁的陈惠敏参加“世界精英搏击大赛”,仅花35秒便击倒日籍拳手森崎刚,令其脑震荡并获得冠军。

  因为在廉政公署尚未建立以前,香港政坛,尤其是警界,真的是贪污的一塌糊涂。随便一个小警员,都要各种吃拿卡要,明着贪。还记得前面讲吴思远的故事时,就提到他专门拍摄了一部《廉政风云》(1975)来揭批当时的警察腐败,票房直冲年度票房亚军,大获全胜,可见当时的社会对于反腐有多么强烈的需求。

  陈惠敏自己后来也在采访中形容当时的状态是“黑帮是警察,警察是黑帮”。不过,在廉政公署建立之后,香港警察队伍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改观。陈惠敏被警队知道有黑帮背景之后,也就正式结束了警察生涯,彻底进入帮会任职。

  猪明亲自为他牵线k中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大毒枭“肥仔坤”。肥仔坤因其广泛的毒品网络和在帮派中的影响力,成为了当时最核心的人物之一。陈惠敏被安排成为肥仔坤的贴身保镖。

  在一次深夜的潮州菜馆中,陈惠敏随同肥仔坤和另一名保镖“大只牛”一同就餐。当四名蒙面刀手冲出并发起攻击时,保镖“大只牛”反应不及,被连砍数刀当场倒地,血流不止。

  混乱之中,陈惠敏迅速上前,用身体挡住了朝肥仔坤挥来的刀,背部中了一刀后,他立即反击,用自己的力量制服了四名刀手。事件后,肥仔坤对陈惠敏更加倚重,将自己的部分生意交由他打理,陈惠敏开始接管赌档的管理。

  通过打拼,陈惠敏让尖沙咀成了14k的重要据点,而他则成为这个区域的实际掌控者。当时尖沙咀所有的生意,无论是合法的夜总会还是灰色产业,都需要经过他的允许才能运行。

  金巴利道还成为了陈惠敏的象征,许多人开始私下称这条街为“陈惠敏街”。当地的商人对他的威望充满敬畏,14k的内部成员也对他很信服。陈惠敏年仅25岁,就已经掌控了尖沙咀这个黄金地段,成为帮派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70年代初,导演何藩,这可是一位电影淫才,相信看过本站“”的朋友,对他的名字都不会陌生,这位大才子可能是中国情欲电影中唯一将当做一种事业来做的人。

  当何藩第一次见到陈惠敏时,便对他硬朗的外形和江湖气质印象深刻。何藩认为,陈惠敏的经历与气场是银幕上许多演员无法复制的,于是几次邀请他尝试拍戏。起初,陈惠敏并不动心,认为电影圈的生活与自己的江湖日子毫无交集。

  但在几番劝说之下,他最终勉强答应,抱着玩票的心态走上了电影的拍摄现场。到了1973年,他接拍了何藩执导的另一部影片《春满丹麦》。这是一部结合了与剧情的电影,虽然题材在当时争议颇大,但却取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

  这让陈惠敏觉得,拍电影这么好玩的事,不仅是合法生意,而且既有名又有利,还能拍得很开心,那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陈惠敏开始将重心转到拍电影上来。1982年,他凭借《杀入爱情街》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能够成为“准影帝”,这对于一个从黑道背景转型到影视圈的演员来说,这样的成就无疑具有很高的说服力。

  这其中,14K的元老之一“鸠Dee”黄展亿,也有样学样,开了两家影视公司,一家叫“衡毅影业”,一家叫“浚昇影业”。

  也不是白聊陈惠敏。而是因为陈惠敏,梁家仁进一步认识了黄展亿。有这个扣在这里。梁家仁也是本文的正主,周星驰的贵人。

  还是陈惠敏,他与黄展亿的关系,是14K同门。但是,相对来说,黄展亿的名气要小很多。但这只是对于社会来说的,对于门内,就不一样了。

  这黄展亿不算正宗香港人,而是一名大陆偷渡客。他1953年出生于广州,比陈惠敏小6岁,是广东一家武馆的馆主的儿子,练就了一身功夫。当然,也是个混混。文革期间,20多岁的黄展亿偷渡到了香港,为了讨一口饭吃。

  那时候,内地很多人因为贫穷,生活过不下去了,不得不去海外谋生,且大部分都是靠偷渡,或者去了南洋,或者去了香港。这也是为什么香港有一群来自内地的混混,被当地的江湖人称这帮人为“大圈仔”。

  不过,“大圈仔”这个绰号,其实是本土社团对他们的贬义称呼。比如在香港江湖上出名的张子强、叶继欢、季炳雄、“奸人坚”、刘小毛、湖南帮坐馆“盲忠”等人,他们虽然不是一伙的,却被香港江湖人统称为“大圈仔”。当然,这些人多是坏事做尽,有些人已经魂归故里。

  黄展亿也是一名“大圈仔”,起先在香港混备受歧视,于是愤而加入了14K,并拜入了二路元帅陈清华的门下。

  陈清华门下弟子众多,如陈惠敏、大佬尤、高飞、花柳培、沙荣等人,号称“五虎将”,曾把何鸿燊送回澳门坐上赌王之位。这些关系算起来,黄展艺和陈惠敏,还是师兄弟。而且,这陈清华,与陈惠敏发迹之路,都有些类似,都由警队转投帮派,然后混得如鱼得水。

  正是在陈清华的手下,黄展亿很快就得到了机会,因为他不甘居人之下,一心想要出头,想上位,至于手段,就是要拿出真本事。于是,每次和其他社团争夺地盘,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成为最拼命的那个。他手中一把大刀上下翻飞,将“大圈仔”的悍不畏死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逼得敌人节节败退。

  靠着拼命,没过多久黄展艺的大名就在江湖上传开了,江湖人都称他为“鸠DEE”、“广州DEE”。“DEE”指的是小弟,也就是“仔”。

  80年代末,“鸠DEE”黄展艺的资金雄厚,跟着潮流带着资金踏入影视圈。那个时候香港回归谈判已经结束,香港确定将于97年回归祖国,香港黑帮感受到了末日的压力,纷纷寻求转型。影视业就是他们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他像餐饮业、海产批发、红Van运营,都是。

  “鸠DEE”黄展艺创办了“衡毅影业”与“浚昇影业”两家电影公司,正式踏入影视圈。张耀扬主演的《旺角风云》就是衡毅影业出品。

  至于浚昇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第一部作品于1989年上映,导演王龙威,主演刘德华、林威、陈惠敏、温碧霞,影片叫《同根生》。

  这《同根生》,讲的就是“大逃港”的故事,几乎就是“鸠DEE”黄展艺忆苦思甜的作品。故事是讲刘德华、林威饰演的两兄弟在大逃亡潮时失散,林威遭遣返大陆劳改,刘德华华则获蛋家妹温碧霞救起,到港并结为夫妇。华从苦力做起,后来成为台湾养鱼业及船务的成功商人。而威则被犯罪集团雇用来港参加打劫,又被指使往台湾掳劫华之女儿,更错手杀死华女。华返港报仇,与威力拼,后来认出彼此是失散多年的兄弟。

  那时候的刘德华、温碧霞都还没啥演技,嫩得能掐出水来。而“鸠DEE”黄展艺的师兄“骆驼哥”陈惠敏本色演出,饰演了一个重情重义的老大,最后惨死。

  转年到了1990年,“鸠DEE”黄展艺又出资搞了个新项目,名叫《一本漫画闯天涯》,讲一名酒吧侍应阿星一心崇拜黑社会大佬,机缘巧合下被黑帮大哥韦杰收为手下,并与其义子阿俊成为莫逆之交。两人又同韦杰另一手下朱标搭档做事时配合无间建了许多奇功,以致韦杰打算退休之前从手下众人中找一接班人时,三人成为首选。

  后来,三人一起深入泰国进行毒品交易,不想中途生出诸多波折,好不容易完成任务回到香港后,朱标遭人杀害,阿星被疑为凶手不得不藏匿起来,阿俊虽相信他是清白却也无计可施。某日阿星电话约出阿俊见面,不想一名杀手尾随而至。原来,韦杰已对阿星的声誉产生嫉恨,想要除掉他。

  一看这故事,就又是,“鸠DEE”黄展艺熟悉的故事。正常人的思维里谁会把崇拜黑社会老大当成偶像,而且还要拍出来呢?

  在师兄陈惠敏的推介下,“鸠DEE”黄展艺找到了梁家仁。嗯,梁家仁在陈惠敏眼里,就又会做编剧又可以主演还可以做导演,而且面相憨厚,是老实人,做事靠谱。那么,就他了。

  然后,梁家仁找来了老朋友左颂升,写了剧本。对于左颂升,可能大家对他更熟悉的角色,是《蜜桃成熟时》里的猥琐的大画家,在剧中当着李丽珍的面和情人做一些羞羞的事情。

  此外,左颂升还在李修贤主演的《公仆》中饰演黑社会老大红番,把李修贤的线人太保打死。他在刘镇伟执导的《猛鬼差馆》中饰演日本鬼王三宅大佐,是一个喜欢听收音机的主,最好笑的就是和许冠英、张学友以及他们女长官之间的互动。

  提到这些,是说明左颂升与李修贤、刘镇伟的关系,那是相当铁。左颂升后来在刘镇伟手下当副导演,《赌圣》中星爷的名字是左颂星,副导演叫左颂升,肯定是故意而为之。嗯。

  回说《一本漫画闯天涯》。但实际上,这个故事也不是完全的原创,而是灵感来自1976年上映的《一枝光棍走天涯》,这是由新浪潮的主将之一麦嘉的作品,由他自编自导,刘家荣、 黄家达、乔宏等人主演。有关这部电影,前文麦嘉篇里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多说。

  《一本漫画闯天涯》的故事,也是阿星、阿俊、朱标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嘛。分别对应了好家伙、坏家伙、丑家伙,西部片的经典套路。反正,那个时候的故事都是改来改去。

  左颂升结合了老板“鸠DEE”黄展艺的想法与经历,然后写出了剧本。还有,梁家仁也是编剧之一。要知道,当年梁家仁在麦嘉剧组了可是充分学到了他的夸张的喜剧风格的。正好用在这里。

  当时,他已经因为参与了李修贤的《霹雳先锋》当过一次主角,还拿了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提名,并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80年代,周星驰从香港无线艺员培训班毕业,跑过几年龙套仍无大的发展,于是转做儿童节目《430穿梭机》的主持人。

  1988年,李修贤破格启用周星驰,在《霹雳先锋》中让周星驰担任配角,然而这部电影却让周星驰获得第25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从此,周星驰受到电视台的器重,开始在电影中担任主角。而李修贤一直被媒体称为周星驰的伯乐、恩师。

  那时候,周星驰获得最佳男配角奖之后,李修贤认为周星驰“前途不可限量”,便以70万港元签下周星驰10部片约。

  谁知拍完《义胆群英》、《风雨同路》票房却不温不火。就在李修贤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用他的时候,“鸠DEE”黄展艺出手了。在梁家仁的建议下,将他拉来主演《一本漫画闯天涯》。

  梁家仁与周星驰的缘分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的《天龙八部》,当时籍籍无名的周星驰还只是站在梁家仁饰演的乔峰身边的一个小兵。

  后来他们在合作《孖仔孖心肝》期间,梁家仁就十分欣赏周星驰的表演方式和风格。于是坚持起用他主演自己的第二部导演作品。

  至于“鸠DEE”黄展艺对李修贤使用了什么江湖手段,不得而知。反正,周星驰与李修贤闹得挺不愉快的。

  毕竟,李修贤也不是吃素的。他是“武侠电影鼻祖”张彻的干儿子,据说他是香港“敬义”社团成员,扎职“红棍”。敬义社团是“义安社”的分支,因“敬重义安”而取名“敬义”,与新义安一脉相承。不过,李修贤一直从事演艺行业,似乎很少涉足于江湖。直到14K大佬“胡须勇”病重,李修贤与“澳门大姐大”司徒玉莲一同看望“胡须勇”,这时候大家才知道他们三人原来是一起在“九江街”长大的。

  考虑到“胡须勇”的关系,“鸠DEE”黄展艺从李修贤手里要人,双方大概也没有什么不对付。李修贤与黄展艺的关系,毕竟与李修贤与周星驰的关系不一样,需要各自各论。

  总之,周星驰主演了《一本漫画闯天涯》。而梁家仁也把当年在麦嘉那边学到的夸张的喜剧风格,都用在了他身上。注意,是麦嘉夸张化表演的喜剧路线,暂时还不是后来刘镇伟、王晶的无厘头喜剧路线。

  片中的好家伙、坏家伙、丑家伙,分别是周星驰、林俊贤、成奎安,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尤其是“大傻”成奎安在片中死的时候,老悲壮了,相当感人。

  最终,《一本漫画闯天涯》票收1514.9万,位列票房榜第15位。这是周星驰自《望夫成龙》票房过千万后的第二部过千万的作品,也是第一部过千万的喜剧作品,对于他有特殊的意义。

  不过,在梁家仁导演的电影中,除了《一本漫画闯天涯》因为是周星驰主演而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之外,其他影片票房成绩都马马虎虎。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梁家仁只擅跟风不擅创新,其作品大多都是在类型片风潮快要退却的时候才缓慢推出,票房自然连连失利。

  后来,梁家仁也坦诚地表示自己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导演,并说当时只懂依照老板指示行事,才导致在导演界难以突围。

  不过,对于周星驰来说,又不一样。回想到自己在李修贤手里,大多只能出演一些“小混混”角色,并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正是梁家仁的《一本漫画闯天涯》,给了周星驰转型做主角施展自己喜剧才华的机缘,他对于梁家仁还是心存感激的。

  后来,已贵为“星爷”的周星驰为了感恩梁家仁,常请他做客串演出,凭借早年累积的喜剧功底,梁家仁也靠一本正经的搞笑方式演活了《龙的传人》里的毛仁性,《审死官》里的山西布政司,以及《逃学威龙3》里的黎警司等多个配角。

  而《唐伯虎点秋香》中与石榴姐爱得死去活来的武状元一角,更是令其“星爷御用配角”的形象愈发鲜明。一句“那么...在哪里才能买得到呢?”更是被网络时代的买买买做成了鬼畜,因而更加有名。归根结底,不是周星驰捧红了梁家仁,而是当初梁家仁做了周星驰的伯乐。两个人算是相互成全了。

  对了,这句“那么...在哪里才能买得到呢?”,其实也是在戏仿周星驰,那是他做儿童节目《430穿梭机》主持人时,需要在节目中带货,这些小广告的流程都是一样的,每次都是当周星驰边使用那些儿童产品边唾沫横飞安利到口干舌燥,然后突然一个转身,对着镜头来一句:“那么,在哪里才能买得到呢?!”这样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广告闭环,吸引小朋友们去电视购物。梁家仁的武状元桥段,就是在模仿他当时的模样。包括前面华夫人与华安两个人在那里疯狂地尬吹自家的祖传秘方、独门神药,“—日冚包散”对嗑“含笑半步颠”,然后武状元突如其来的这一句,形成一个闭环,完整地恶搞了《430穿梭机》里的广告梗,拿周星驰本人进行开涮。这对于香港长大的小朋友来说,会形成一个怀旧梗,进而开怀大笑。但是对大陆观众来说,因为没有看过《430穿梭机》,对于整个桥段就不是那么熟悉了,但是梁家仁的鬼畜演绎还是取得了意外的效果,让大家记住了他,反而看起来这一句倒成了他的标签了。

  还是《一本漫画闯天涯》,让“鸠DEE”黄展艺大发了一笔横财。后来,他经常在众人面前炫耀道:“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找周星驰来帮我拍电影”。

  除了《一本漫画闯天涯》,另外两部是《漫画威龙》《新精武门1991》。因为有周星驰主演,《一本漫画闯天涯》外加《新精武门1991》,这两部电影票房合计就有3900万港元,这也成了黄老板再三吹牛的资本,梦中都经常笑出声来。他到处吹牛说自己找到了周星驰拍电影,言下之意,是自己捧红的星爷。其实,也算得上。据说,黄老板的微信头像,至今依旧是《新精武门1991》的海报,上面是周星驰的大头照。

  在出演了《一本漫画闯天涯》之后,尚未上映时。拥有“香港电影教父”之称的独立制片人吴思远,携带左颂升写的剧本《赌圣》找上门来。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票房彻底炸了,直取年度票房冠军。然后,身在台湾的王晶,神速回到香港,拿下周星驰与吴孟达,转身又拍了《赌侠》,于1990年底上映。

  周星驰,一年之内,彻底红了。从儿童节目主持人,到香港巨星,也就是从年初到年尾的事,红透了整个香江的天空。

  1990年,是不折不扣的“周星驰年”。周星驰手上有票房榜冠军《赌圣》(4132.7万)、亚军《赌侠》(4034.2万)和第10名的《无敌幸运星》(1879.9万)。外加第15名的《一本漫画闯天涯》,以及第13名的《咖喱辣椒》(1577.8万),第16名的《望夫成龙》(票收1379.3万),第20名的《师兄撞鬼》(1212.9万),共7部作品票房过了千万。前二十名里,占据了1/3多,相当相当厉害了。

  “鸠Dee”黄展亿的“浚昇影业”也赢麻了,作为一家初创的小型电影公司,居然能有这样的成绩,黄老板非常满足,也非常得意。他觉得自己是周星驰的伯乐,出资给了他机会,而且抢在了《赌圣》上映之前,是周星驰爆火的第一个捧薪者。

  这份功劳里黄老板当然有份。但是在1990年,周星驰火的一塌糊涂,这其中,不仅有“鸠Dee”黄展亿的功劳,也有吴思远、刘镇伟的功劳,还有王晶的功劳,也离不开向华强的功劳。当然,承接上文,梁家仁的功劳也非常大,因为是他请来了周星驰主演《一本漫画闯天涯》的。

  最大的功劳,是吴思远找了周星驰主演《赌圣》,然后一举拿下票房榜冠军。其次是王晶,以及背后的向氏兄弟,助他拿下了周星驰,进而让王晶执导的《赌侠》拿下了票房亚军。而《赌侠》,正是向华强、向华胜兄弟“永盛电影”的作品。当向氏兄弟找周星驰出演《赌侠》的时候,身为独立制片人的吴思远,连阻拦都不能,只得做顺水人情,化身为编剧,拗不过就加入。害得刘镇伟那边,《赌圣2/3》,只能换成葛民辉、张家辉来演,结果是捧不红,砸了IP。

  周星驰这边,在出演了“鸠DEE”黄展艺的“浚昇影业”的《漫画威龙》《精武门1991》之后,就正式签约“永盛电影公司”,成为向华强、向华胜兄弟旗下的艺人。而永盛,以及永盛背后的“中国星”,在拿下周星驰之后,与旗下原有的周润发一起,撑起了永盛的黄金时代,是90年代香港最火的电影巨头。对于向氏家族的背景,那是路人皆知的,即使向氏兄弟未曾“入会”,他们也都是“揸fit人”。

  1993年,失去了周星驰的浚昇影视,找来张卫健和吴孟达出演《一本漫画闯天涯2》,但最终的票房却只有310万港币。由此可以看出,周星驰才是当年的“流量密码”。没有了周星驰,黄老板也就失去了台柱子。永盛因为有了周星驰,就一飞冲天,这就是差别。就像有李小龙的嘉禾,就是巨头,没有李小龙,嘉禾立马就是小喽啰。后来嘉禾得到了成龙,才再次成为电影巨鳄。

  多说一句哈。在97年香港回归以前,周星驰也像其他明星一样,寻求移民。他从1993开始,和朱茵合作拍完《大话西游》的时候,就开始向加拿大申请居留权。不料,他的申请遭到了拒绝,不予批准。

  为此周星驰跟加拿院打了几次官司仗,甚至一直打到2001年还在打。加拿大给出的原因是:周星驰在香港跟黑帮有染,是香港黑社会组织成员之一。本世纪初,人民网与环球日报均有报道周星驰移民加拿大被拒之事。

  据说,加拿大拒绝的原因是当时有人告密说周星驰洗黑钱。当时周星驰怀疑是向华强告密的,因为那个时候周星驰在向华强公司旗下,两人有合约,而周星驰若是移民了加拿大肯定会影响向华强的利益,看来怀疑是合理的。

  而后,在公开的审理中,向华强并没有被牵扯到这件移民案件中。向华强为了证明自己是正当的商人,还拿着资料向大使馆喊冤。由于这么一闹,从此周星驰和向华强就开始闹翻了。

  按说,李修贤是发现他的伯乐,梁家仁是给予他加持的恩师,吴思远与刘镇伟是成就他的强力援手,向氏兄弟则是他的幕后大老板。这样,从李修贤开始,他就与“敬义”扯上了关系,转身又到了“浚昇影业”,又与“14K”摆脱不了干系,再然后签入“永盛”,更是成为了“新义安”的摇钱树,你说他涉黑了吗?还是没有涉黑?